马桶式的座椅、可测血压的手机、可站立的电动代步车……9月25日落幕的重庆第六届中国老年产业博览会上,这些专为老人设计的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近年来,类似的“老博会”在全国多个城市相继举办,老龄产业蕴含的巨大商机逐渐凸显出来。

 

  探索养老新模式

  绿树掩映,鲜花点缀,医院、餐厅、购物中心一应俱全。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北京市北郊昌平区小汤山镇的北京太阳城,这是国内开发较早、运作较为成功的综合性老年房地产项目。

  太阳城占地42万平方米,包括商品住宅、租住式的银龄老年公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79岁的张大爷几年前购置了一套两居室,与老伴住在这里。“小区空气好,环境清静,住着舒服。”张大爷夫妇俩身体还不错,平时大多在家做饭,去附近的农贸市场就能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小区挺大的,怕走路累可以坐免费电瓶车。”

  记者了解到,太阳城的多项设计都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所有住房楼层都比较低,并配有电梯。各个楼门口都有坡道,便于轮椅出入。餐厅、楼道的墙壁上设有扶手,卫生间马桶旁边有栏杆,老人腿脚无力时可以扶持。每家每户都装有连接小区医院的紧急呼救装置。

  “我们已经实现盈利。”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长朱凤泊说,太阳城为入住老人提供每天4趟进城班车、每年1次体检等免费服务,小区内经营单位还对老人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这部分费用由开发住宅和经营物业所得盈利进行补贴。

  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尽管养老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当前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1.59%,远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

  现在的养老服务机构中,政府兴办的福利机构居多,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全国老龄办2010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登记注册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仅有4141所,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10.6%;养老床位41.17万张,占全国所有养老床位的17.2%。

  缺乏政策扶持是民办养老机构较少的原因之一。朱凤泊说,北京太阳城是按开发商品房的税收标准来征收的,银龄公寓的水电费也按照商业用水、用电的标准计算。此外,民办机构还面临融资渠道匮乏的问题,由于银行认为老龄产业难以盈利,导致贷款困难、资金短缺。

  老龄产业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数据显示,我国74%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在城市,26%位于农村。西部地区老龄产业规模和市场化发展程度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总体来讲,我国的老龄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坦言,老龄产业存在规模小、层次低、资金投入不足、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不能满足老龄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国家扶持老龄产业

  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要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把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

  老龄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据经济学家估算,老年人口消费增加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老年人消费总额占GDP比重将逐年递增,预计2011年老年人口消费额为13619亿元,占GDP的 5.55%;2015年将达到20958亿元,占GDP的6.19%。老龄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很高,老龄产业的繁荣对于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具有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