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6亿多,其中5%的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而中国现有养老院的数量仅够0.86%的老人入住,这表明养老事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养老院建设需求巨大
2006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
据调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4亿,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而实际入住率只有0.86%。一般养老院工作人员与入住老年人之比约是1∶4,如果有入住愿望的老年人都能够入住养老院,将能增加180万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就业机会。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实现集中供养率50%的目标,新增供养床位220万张,使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得到照料;新增城镇孤老集中供养床位80万张,以缓解城镇孤老安置床位紧张局面。即使上述目标能够达到,也只能解决300万名老年人的养老院需求。而要满足全国5%的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愿望,需要720万张床位养老院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养老产业得到政策优惠
早在2000年10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就提出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老年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200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通知,提出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民营养老院呈上升趋势
中国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由国家和集体投资,但非公有制养老机构发展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有的地区已超过公有制养老机构。
上海市有养老机构467家,其中非公有制122家。天津市非公有制养老机构已达231家,拥有床位8939张,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的85.5%。创办于1995年的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是一个民办慈善福利服务型的社团组织,在天津和北京开设养老院,其养老服务已延伸到老年餐饮、老年物业和老年用品领域。他们还引进德国专业养老护理院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开办了老人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并创办了居家老人照料公司。
在广州,民营的广州寿星大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老福利服务机构。该大厦投资2亿多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是集托养、住宿、旅游、度假、疗养、娱乐、饮食、保健等于一体的老人公寓,有2000多位老人入住。
北京还开办了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关怀医院,集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职能为一体,已先后为16000多位老人带去了最后的关爱。有190多所大中专院校在松堂关怀医院建立了“爱心小屋”,大中专学生们经常来到医院,为老人唱歌、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谈心,给他们祝寿。医院有护士24小时查房制度、护理员与病人同住制度,还与佛教、基督教协会建立了长期联系,满足老人临终的宗教需求。